当前位置:首页 >> 2019

记费玉平教授“京剧音乐韵律与创作”系列学术讲座

文:作曲系    发布日期:2019-12-16

2019年12月6日、13日下午14:00,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办的微歌剧创作系列讲座之“京剧音乐韵律与创作”在综合楼503教室进行,该讲座分为《京剧音乐的韵律》与《京剧作曲技法与戏歌》两个主题分两次进行。讲座由作曲系主任金平教授主持,系领导、老师以及本硕博的学生一同聆听了费玉平教授的精彩讲座。

12月6日下午,以《京剧音乐的韵律》为主题的讲座开始时,费玉平教授首先通过一个短视频向大家展示了京剧的发展历史与代表人物。接着,费玉平教授介绍了京剧的本质与京剧行当,他将京剧的本质概括为写意型、虚拟性、程式化与皮黄腔。费玉平教授认为京剧在舞台上特别是“一桌二椅”,包括很多身段的表现都是具有虚拟性的特征,而程式化在西方交响乐中同样存在,在京剧传统中程式性很强,传统戏大同小异,无论是表演还是音乐创腔程式化都更为突出。

京剧行当,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行当划分的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本剧种的特色。京剧行当由最初的七行,即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逐渐简化为五行,即生、旦、净、末、丑,随着历史的推进至清中叶期,末作为脚色一行已开始“退化”,末并入生行,最终京剧行当归为生、旦、净、丑、四行。

随后,费玉平教授对“腔”进行了说明。于会泳在《腔词关系研究》中,对“腔”的界定是曲调旋律;沈洽在《音腔论》中,把“腔”称为是一种变化着的音过程;在众多演员眼中“腔”是轻重缓急;在众多乐师眼中“腔”可能就是长腔、短腔、拖腔等等,而费玉平教授认为,只有把特定的种子音调与唱词交织才能称之为“腔”,概而言之“腔”就是中国戏曲、曲艺声乐作品的总称。接着,费玉平教授通过昆曲《牡丹亭》、河北梆子《蝴蝶杯》等视频,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了戏曲四大声腔系统,即高腔、昆腔、梆子腔、皮黄腔的唱腔特点,代表剧种等。

费玉平教授来自京剧世家,家学渊源,有很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费玉平教授认为,唱戏的规矩是先得辨字,并且每个字音的阴阳、四声、尖团,都要分明。他认为字音是行腔之本,有了腔还得有板眼,而且板眼要活用。京剧所用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之说及尖团字分法,都是以舞台语言为基础的京剧音韵构成,即中州韵、湖广音、北京音。费玉平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京剧字音的发音,教大家学习京剧唱腔的方法,以及京剧传统乐队的编制等。

费玉平教授不仅是国家一级作曲家,更是一位广博的京胡演奏家。在讲座的最后,费玉平教授通过现场演奏京胡曲《夜深沉》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了京胡的传统演奏技巧。

12月13日下午,以《京剧作曲技法与戏歌》为主题的讲座如期进行。

费玉平教授认为:“音乐创作是没有禁区的,需掌握其法则。学习戏曲作曲技法不一定非要为戏曲作曲,其目的在于学习、掌握戏曲元素,拓宽创作领域。”

创腔是京剧作曲的重要篇章,费玉平教授通过对基本腔格、套腔组装、变化句式、拖腔技巧、调性色彩与特性旋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并结合各式谱例进行作品分析,详细对照了京剧《李清照》基本腔格与润饰后腔体,在旋律线条与色彩上的不同,带领在座师生深入品读京剧作品的腔体、板式、调性等,充分了解京剧作曲的核心要素,拓宽创作视野。

课堂上,费玉平教授着重分析了现代京剧作品《杜鹃山》乱云飞。“乱云飞”的创作距今已过去四十年,时至今日“乱云飞”的优美唱腔更加受到戏曲音乐界的敬仰。费玉平教授带领大家通过对作品创腔布局、核心材料、二黄慢板主题音乐唱腔规律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展示了“乱云飞”创腔思维与传统音乐间“挥刀断流”的内在联系性,从而揭示创腔发展的规律。

最后,费玉平教授介绍了三部由他作曲并参与演奏的作品,《程魂曲》、新创《二黄幻想曲》,以及戏歌《金街作线绣北京》。

作品《程魂曲》集中了程派唱腔的滚腔诉说、腔断情不断的特质,“寓刚于柔”,阐发了作曲家对韵律含蓄无尽的美学追求。新创《二黄幻想曲》作品以京剧二黄深沉委婉曲折的乐思,使用联想式曲风,使得乐曲主题得到回顾与深化,乐曲中体现的含蓄美,更赋予音乐梦幻般的意境。戏歌《金街作线绣北京》,作品由三个乐段组成,作曲家认为:“戏歌的创作首先离不开戏曲的音乐元素,同时又要遵循歌曲的创作规律,否则就不是戏歌,而成了戏曲唱腔。交织融化,若即若离,就是戏歌的辩证关系。”

本期系列讲座费玉平教授将他多年来的学术动态做了系统梳理,详细介绍了京剧的发展脉络、行当特色、四大声腔以及创腔方式等京剧音乐的创作核心。费玉平教授结合他自己多年的舞台经验,将京剧音乐中的特有韵味以生动精彩的形式带给大家,为新时代音乐创作的多元化发展拓宽了视野,为当代从事作曲和作曲与技术理论研究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使大家受益匪浅。

费玉平教授个人简历:

费玉平教授(1956.7-),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一级作曲。代表作有《水西遗恨》、《吏治惊天》、《春香传》、《李亚仙》等;著有《京剧作曲技法》、《京剧唱腔句法与作品分析》(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裘派唱腔琴谱集》(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等专业著作。发表了《寻求“传统戏”与“样板戏”之间的创腔途径》等具有探索性的学术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