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

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 ——《音乐理论基础》课程教学研讨会 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3-06-12


6月7日下午,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音乐理论基础》课程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顺利进行。本次研讨会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音乐理论基础课程教学研讨。由彭世端、雷光耀、周温玉、王高飞四位教授做主题发言。第二单元为自由发言环节,议题为“个性与共性、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音乐理论基础》中的教材与教法教学研讨会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兼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高缨教授主持

研讨会上,高缨教授首先表示在中国音乐体系建设的理论问题中,将中国音乐内容系统地在教材中实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前一环节课程细节展示,向各位专家解读中西方音乐在调式、节拍节奏在思维逻辑与时间观念上的不同思维。她希望以此为契机,多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为后期课程运行、教材教法的更新以及未来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研讨会第一单元音乐理论基础课程教学研讨

中国音乐学院彭世端教授以《对视唱练耳教学未来发展建设的思考》为题首先发言。她以自身亲历学科发展70年,从教材到教法的演变,以其丰富的史料为在场专家同行们讲述了视唱练耳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成长、成熟,逐渐系统、自洽发展的历程。彭教授认为,音乐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需要课程标准它可以保证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为学校培养和选拔拔尖人才保驾护航。她以钢琴家刘诗昆的学习经历举例,其艺术成就的高度是以听觉能力为基石的。

彭教授还具体分析说明了“8+1”课程中音乐理论基础课的特点。她认为除了应该关注到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外,还应该考虑到学习程度的进阶以及评价体系的依据在这些方面业界同仁能达到共识,才能真正推动学科进一步的发展。她希望这个课程标准能抛砖引玉,为各院提供参照。

星海音乐学院雷光耀教授《视唱练耳教学发展观》进行主题分享

雷教授首先认为此次盛会无论是过程还是成果,都影响深远覆盖面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表示此次会议的立意好、站位高、思想性强、专业精,是具有文化自强、文化自觉和文化意识担当的体现。从专业角度来看,教材整个规划完整、布局合理、思路清晰层级分明,在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上有较完备的体系和严谨的教学安排,符合视唱练耳教学规律,实用性非常强。同时,他认为此次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都是具有开拓性的意义。通过教材与学科来比较完整全面的使中国风格融入视唱练耳学科,确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雷教授认为整个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良好的团队精神,为视唱练耳学科文化精神的建设提供了榜样,留下了视唱练耳团队合作的成功范例。

接下来,雷教授《视唱练耳教学发展观》为题具体讲解阐释了学科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的思考。他将学科百年的发展史进行了分期和归纳,并将各个时期的教材、教学活动、专业设置、从业人数等不同数据进行集中展示,生动展示了视唱练耳学科发展的特点。同时,雷教授还将目光转向对当前学科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他认为,根据音乐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需要,视唱练耳学科应该从视谱听音的技能性训练向集基础性、学科融合性与应用导向性为一体、以及多样化策略开展综合性教学的学科定位进行转变。打破学科壁垒,服务多学科专业教育,与各专业内容链接,在教学中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

上海音乐学院周温玉教授就《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材的设计与编写》进行主题分享。

周温玉教授首先肯定了中国音乐学院的努力和贡献。如果每个学校都能就各自所长将学科建设发挥到极致,整个国家的视唱练耳发展前景必然是辉煌的。

她从教材建设的角度着重介绍了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材的发展历程。以时间为轴,将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视唱教材逐一进行总结。上海音乐学院涌现了一批教师自己创作的带伴奏的单声部、多声部视唱以及多声部听觉训练为主的教材,这些教材成为了我国视唱练耳学科发展中独具特色,也体现了上海音乐学院对视唱曲目创作的学术教学传统。周教授以她创作的《带伴奏的视唱曲160首》为例,现场弹唱示范了为视唱曲创作伴奏的思路,强调了以交响色彩突出的伴奏风格,可以引导和扩展学生在视唱练习中得到更广泛的乐感刺激,使视唱练耳的教学达到从理性教学上升到感性体验的升华。

最后发言的是西安音乐学院王高飞教授,主题为《视唱练耳专业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她以五个“感动”,来表达对本次会议和学科建设交流的心情。特别是对于老中青教师传承的感动,以及对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建设思路的肯定。王高飞教授强调:“在教学中,教师永远是主导,视唱练耳的教学最终一定要回归课堂教学本真”。

王高飞教授介绍了近年西安音乐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这一方案的调整,主要是围绕打造“金课”、淘汰“水课”,进一步加强必修课和选修搭配,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同时,提升传统教学质量的学科发展要求。她从课程教学周期,必修层级设定以及教师职称评定等多个角度论述了培养方案改革思路。王高飞教授特别提到教师自我成长是学科发展,课程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

在视唱练耳专业培养中,西安音乐学院的课程内容加大了通识课程培养的能力。考量到人才培养的目的,需要在培养路径中进行导向设定,培养能听能唱的具有全面能力的教师,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了学科建设管理的宝贵素材。

第二单元自由发言环节,专家学者就“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音乐理论基础》教材、教法研讨”“《音乐理论基础》教学中‘个性与共性、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戏曲学院的孙晓洁教授教材编写团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表示肯定。尤其是在针对教材选用的戏曲唱腔和中国传统音乐编排结构等问题,以高缨教授为首的编写团队专门与国戏专家教师进行研讨,求真务实。她认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中对吸收加入中国元素的决心表示钦佩,不仅在教材中做到分层、分级展示中国元素,还做出了开设中国打击乐课程的尝试。

中央民族大学的文红宣老师专门就视唱练耳二级少数民族元素运用的课程展示环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文老师认为,教材选编的少数民族听觉素材是经过科学论证且具有典型特点的适合教学的经典片段。尤其是在教学展示环节中,她看到了青年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特征迅速把握、转化并且运用在教学和教材编写中的能力,令人惊叹!尤其是从中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节奏念读等训练步骤与细节的把握,流露出教师本人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与专注。同时她认为这套教材的编写循序渐进,可覆盖音乐培养人才范围较广,对学科建设意义影响深远。

中央音乐学院的郝卓娅教授表示,在此次活动中看到了有规划、有系统的大量中国元素呈现在视唱练耳的教学环节中,是非常成功的学科建设成果。从视唱练耳的学科定位角度来说,能在教材和课堂上为学生呈现民族文化的内容并且引入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思考是非常可贵的。可以将这些中国元素系统的有步骤的落实在教学设计中,并且能从简入繁的展示某个知识点的变化,将会为学科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四川音乐学院的陈大苍教授表示每个行业都应有自己的协会和行业标准。我们也要考量视唱练耳学科的行业标准,才能推动学科发展。武汉音乐学院的李丽娜教授高度评价了此次教材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她认为,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基础团队对于教材结构构架的思路给予了地方院校视唱练耳基础学科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启发。

来自我院附中的董海莹老师也为在座专家介绍了在学院顶层设计之下的附中视唱练耳基础学科教学情况,特别是附中理论学科在与大学教学进行“一体化”方面的研讨和尝试。此外,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牛小凤教授、西安音乐学院的姜秦丰教授等专家学者也纷纷为课程标准建设和教材编写提供了诸多意见和建议。

本次教学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发言精彩,讨论热烈。最后,团队带头人高缨教授总结到:“在四年课程建设的艰辛过程中,前辈的关爱与在座各兄弟院校的全力支持是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的保障,在此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感谢,向你们鞠躬致敬!”本次教学展示和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音乐学院在构建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步入新阶段。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基础团队也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开启学科发展的新篇章!

文:作曲系 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