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格》——沃尔夫冈·弗兰克尔和他中国学生的音乐”纪实报道
3月28日晚19时30分,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承办,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exil.arte中心协办d的“第二届国际作曲技术理论专题交流季暨弗兰克尔学术音乐会《中国风格》——沃尔夫冈·弗兰克尔和他中国学生的音乐会”,于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举行。本场音乐会演出了包括作曲家弗兰克尔先生及其学生在内的9位作曲家的12首作品。其体裁与风格多元,包括声乐曲、器乐作品、弦乐四重奏、交响曲等多种体裁,虽同为“中国风格”的音乐创作主题,但作曲手法与呈现方式均异彩纷呈、不尽相同。
担任本场音乐会演出的音乐家分别有来自我校管弦系系主任、小提琴演奏家黄滨教授、钢琴系于美娜副教授、附中女中音歌唱家陈冠馥老师与奥地利长笛演奏家乌尔丽克·安东、中国青年钢琴家周宇博、青年男高音李扬、张永强、高士棋等。本场音乐会的室内乐作品演出及乐队协奏部分由指挥家、指挥系主任邵恩教授执棒中国乐派交响乐团带来这场“中国风格”的音乐盛宴。
沃尔夫冈·弗兰克尔先生是将十二音作曲技法带入中国的第一人,对于推动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曾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国立上海音专(现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作曲等音乐理论课程,如丁善德、李德伦、邓尔敬、桑桐、瞿希贤、黎英海、周广仁等等音乐家、作曲家都曾是他的门生。
音乐会的上半场演出了弗兰克尔先生及其6位学生——中国作曲家段平泰、黎英海、罗忠镕、邓尔敬、谭小麟(按演出顺序先后)及德国作曲家许洛士的作品。
音乐会由青年钢琴家周宇博演奏的三首钢琴曲:《勋伯格主题幻想变奏曲》、《赋格》与《阳关三叠》拉开帷幕。此三首作品分别出自弗兰克尔、段平泰与黎英海三位作曲家之笔,创作时期从最早的1954年直至1981年。
在弗兰克尔的《勋伯格主题幻想变奏曲》作品中,充分体现出勋伯格对弗兰克尔创作思想及写作技术的深远影响。这首作品正是创作于勋伯格去世的三年后,基于其1911年发表的《六首钢琴曲》为基础,采用了变奏、赋格、帕萨卡利亚等复调技术手法写作的幻想变奏曲,其目的也是向勋伯格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致敬。
中国作曲家段平泰与黎英海二位教授的两首钢琴曲,写作时间较为接近,但音乐风格与手法截然不同。《赋格》强调将复调技术中的对位法严谨而精湛地运用,极大限度地融合民族多声语言在调性布局、和声等音乐技术处理中;《阳关三叠》根据古琴琴歌曲谱进行改编创作,成功地将古琴音色、音韵移植与投射到西洋乐器——钢琴上,开创了我国新时期民族音乐创作的风格。
对于三首不同创作时期与音乐风格的钢琴作品,青年钢琴家周宇博呈现出细腻、严谨但不失丰富与情感的表演。她的音乐富有感染力,对中、西不同音乐语言作品的把握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音乐处理。
在罗忠镕先生1989年根据南宋词人辛弃疾同名词作而创作的艺术歌曲《摸鱼儿》中,其旋律音调具有五声性特征,且与诗词语调丝丝入扣、层层递进、紧密结合。《摸鱼儿》诞生于罗先生艺术歌曲创作的高峰期,可谓一部戏剧性与抒情性并重的作品。青年男高音李扬的演唱,既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留恋又抒怀了女子感伤的思绪。钢琴系青年教师于美娜的演奏音乐层次丰富,音乐表现力极强,为作品中伤春怀秋的无奈之感增添了一抹新音色。
随后演出的由邓尔敬先生创作的艺术歌曲《小车的哀音》,具有流畅的钢琴织体,牵动人心的声乐旋律走向。其内容反映了上世纪40年代处于动荡社会环境下底层人民的疾苦,百姓的艰辛生活,从而引发了作曲家内心深处的创作情感与共鸣。
我国近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谭小麟先生于1946年创作的《别离》是在他赴美留学期间,由作曲家兴德米特指导下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谭小麟也是将兴德米特作曲理论体系引入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系统的第一人。《别离》以郭沫若的同名诗为歌词,抒发了远离祖国、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作品篇幅虽不大,却精致地表达出浓浓的思乡韵味,并将我国民族和声语言融入兴德米特和声体系,创作出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之作。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男高音张永强以含蓄、内敛、深沉的情绪演绎出这首作品的离愁别绪之情,他的演唱连绵起伏,音色朦胧富于美感,将我们带入那悠悠的思乡情景中。
上半场演出的另外两首弗兰克尔的作品分别为艺术歌曲和弦乐四重奏两种体裁。艺术歌曲《中国风格》极具浓厚浪漫主义音乐特征,旋律美妙动人,富于表现力,这是他对东方象征主义表达浓厚兴趣的早期例证。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男高音高士棋以扎实的表演,与于美娜副教授合作演出了这首旋律婉转美妙的艺术歌曲。《弦乐四重奏》由中国乐派交响乐团的四位青年演奏家演出,作品创作于1949年,曾荣获伊丽莎白女王奖。该曲是弗兰克尔献给勋伯格的一首作品,作品中展现出浓厚的向勋伯格致敬的思想,与精湛的弦乐四重奏作曲技术。
《十二音组曲》是由德国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的学生许洛士所作,具有鲜明的十二音序列音乐风格。作品创作于1917年,是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完成的。音乐性格的对比虽强烈,但篇幅短小简洁,作品的十二音列结构与贝尔格较为相近,如三度、四度与五度音程构建较多。来自奥地利的长笛演奏家乌尔丽克·安东女士以灵活、精湛的演奏,诠释出这些篇幅短小但性格迥异的作品。在上届音乐交流季的闭幕式音乐会中,她的表演就曾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乐会下半场演出的作品分别来自弗兰克尔和他的两位学生——中国作曲家桑桐与丁善德。
桑桐的《夜景》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首无调性作品,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这首作品为推动中国新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意义。全曲有三部分组成,运用三音列、五声音列的动机式材料展开。本次音乐会演出的版本为《夜景》小提琴与乐队版的世界首演,由我校管弦系主任黄滨教授担任小提琴独奏。黄滨老师的技艺精湛准确又细致内敛,音乐处理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将夜色下苍茫悠远的意境刻画的丝丝入扣、淋漓尽致。
在作曲家丁善德创作的《第一和第二新疆舞曲》中,我们感受到其民族音乐的深厚积淀。两首新疆风格作品分别创作于1950年和1955年,根据不同的新疆民歌改编而成,音乐形象明快、热情,具有舞曲特性;音乐风格鲜活,灵动。
两首新疆舞曲最初为钢琴独奏所作,本次音乐会演出的管弦乐队版本,更富张力与音乐表现力。作曲家在独特的调式基础上,配以鲜明的节奏律动将全曲贯穿发展。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三首管弦乐歌曲》由弗兰克尔先生创作于1941年。这三首管弦乐歌曲是在他将东、西方音乐作品的风格与思想进行对比后引发了全新思考所诞生的,创作于他在上海生活和任教期间。每首歌曲都由同一个十二音列(Bb-G-B-Eb-D-Db-E-A-F#-C-AB-F)的不同音组形式构成。歌词选自我国古代文豪孟浩然、苏轼与李白的三首诗词作品《春晓》《春宵》与《春夜洛阳闻笛》。在女中音歌唱家陈冠馥的表演中,观众感受到了对于赞美春天景象的三种不同形式,通过不同诗歌所传递出的如沐春风、春意盎然、繁花似锦的景象。
音乐会上演的作品中,有被不断被诠释的经典之作,也有以“全新”形象重塑后被再次搬上舞台的作品,更有那些被首次揭开面纱、长久珍藏、封存的首演新作。虽同为“中国风格”的音乐主题,但在不同文化背景、教育背景,以及不同时期与社会环境下,作曲家亲临的“中国”不同,采用的表现手法、音乐语言与音乐风格所营造出的音乐形象同样千差万别。这些音乐家、作曲家在中国音乐创作各个时期中发挥着自身重要的影响力,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不懈地努力才拥有今天百花齐放的音乐创作时代,这些充盈着我国音乐进程向前发展的前辈的精神是值得成为新一代作曲家与作曲学生不断学习与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