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

​“精神犹在 艺术永存” ——“纪念罗忠镕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4-12-07

2024年,正值我国著名作曲家、理论家、教育家罗忠镕先生百年诞辰,“纪念罗忠镕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作品音乐会”于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京举办。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交响乐团协同多家单位,集结了全国三十余所高校百余位专家学者,共怀崇敬之情,通过开幕式、艺术档案纪念展、学术研讨会、作品音乐会等系列活动,深切缅怀罗忠镕先生,追忆他为中国音乐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本次活动由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交响乐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承办,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协办。同时,还得到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编辑部、《音乐研究》编辑部、《人民音乐》编辑部、《音乐创作》编辑部的支持。

罗忠镕(1924-2021)

一、开幕式

11月30日上午9时,“纪念罗忠镕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作品音乐会”开幕式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举办。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中国交响乐团党委书记周宇,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杜永寿,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磊,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尹波,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副主任、《人民音乐》副主编张萌,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期刊编辑部主任、《音乐创作》责任编辑朱为中,《音乐研究》常务副主编任方冰,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丹布,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秘书长、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钱仁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郝维亚,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周湘林,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赵曦,研究罗忠镕先生学术成果的专家学者,罗忠镕先生的女儿罗莹女士,罗忠镕先生的学生代表,中国交响乐团主要部门负责人,以及中国音乐学院各院系领导老师等共同出席此次活动。开幕式由中国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王小艺主持。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在致辞中高度赞扬罗忠镕先生在中国音乐事业发展中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他与大家深情回顾了三十多年前与罗先生一同在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排练时的场景,分享其研究罗先生总谱细节后的感触,表示罗先生过人的音乐才华和人格魅力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在这次活动筹备期间,李心草院长曾前往罗先生家中,力求更好地将先生的音乐作品、理论著作和教育理念等成果全方位地传承下去。他表示,本次活动通过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各院校之间的深入交流,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罗忠镕先生的卓越贡献和不朽精神,希望大家以罗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为楷模,创作出更多中国当代音乐的精品力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力量。

中国交响乐团党委书记周宇在致辞中介绍,罗忠镕先生的一生与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紧密相连。1956年中央乐团成立之初,罗先生就在创作组工作,是乐团重要的见证者和贡献者。中国交响乐团高度重视弘扬老艺术家精神,2023年上演罗先生参与创作的《沙家浜》,引起业界同仁的热烈反响,今年又将先生的《第一交响曲》完整呈现。他表示,中国交响乐团将充分用好罗先生的艺术资源,让他的艺术理想、艺术精神和艺术成就代代发扬。

人民音乐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杜永寿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罗忠镕先生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先后出版的作品和著述,并表示,先生的成果不仅为国内音乐学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为作曲技术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罗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的《罗忠镕音乐作品选集》,保留先生珍贵遗产的同时,为继续扩大先生的学术影响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磊在致辞中介绍,罗忠镕先生曾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国立音专学习,后于上海音乐学院教学,在上音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重要的时代印记。他表示,罗先生作为我们共同尊敬的前辈和导师,其思想和精神将一直伴随大家的艺术道路。本次活动不仅是对先生精神信念的传承和延续,更是对后继音乐工作者的鞭策和激励。

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副主任张萌在致辞中表示,罗忠镕先生无论在作曲技法的创新上,还是在音乐理论的构建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顾先生一生的创作,自始自终都彰显着对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罗先生并不刻意追求“民族化”,更衷于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在面对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在“内外”“古今”“雅俗”“新旧”问题的理解和表达中,罗先生用一生的艺术经验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和解决的策略。

《音乐研究》常务副主编任方冰的致辞从音乐编辑的身份出发,表达着对罗忠镕先生的崇敬之心。他指出,先生的作品、专著、译著和教材,是审校作曲技术理论文稿所必备的参考书,先生编著的《现代音乐欣赏词典》,也是编辑手边必不可少的工具书。罗先生的执着与奉献,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音乐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开幕式专门邀请了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樊祖荫先生与高为杰先生发表致辞。

樊祖荫教授在致辞中感慨道,十年前,中国音乐学院师生庆祝罗忠镕先生九十华诞的盛会仍记忆犹新。他回顾着与罗先生相处的两段往事,表达对先生在和声教学与理论研究中拥有见微知著和远见卓识的才能的敬佩之情。他表示,重视传统、勇于创新是先生最重要的学术品格,他的治学精神和创作理念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高为杰教授在致辞中真情表述,罗忠镕先生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他认为,罗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一辈子孜孜不倦地学习,是为一名真正学者。罗先生学习研究的显著特点是学深学透、自学为主、边学边用,他的治学态度既丰富了其本人的创作,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希望大家发扬先生“老老实实向大师们学习”的学风,为中国音乐未来的发展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

罗忠镕先生先后供职于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和中国音乐学院,并曾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有过相当长的教学经历,执教六十余载,培养了众多优秀的音乐人才。活动现场播放了受益于先生教诲的学生代表、海内外作曲家陈其钢、周龙、陈怡、郭文景、谭盾的致辞视频,他们怀着感恩之心,回忆与罗先生学习的过往和对他们创作的启迪,并对先生一生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品德表示深深的敬仰并铭记于心。

随后,开幕式特别邀请了中国音乐作曲技术领域著名理论家杨通八教授与刘康华教授,围绕罗忠镕先生的教学理念与创作技法展开主旨发言。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杨通八教授以《罗忠镕先生的艺术遗产对作曲理论学科建设的启示》为题,用 “珍视经典、不论西东、借石攻玉、音乐创新”这十六个字,来表述对罗先生在技术理论学习、研究、翻译、教学的实践及理念的认知。他表示,当今时代,我们在思考中国音乐教育的未来等专业问题时,重温先生的相关实践和理念,无疑是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刘康华教授以《从罗忠镕的<同均三宫>观其探索音高组织的重要途径之一》为题,深入阐述罗忠熔先生上世纪80年代后的音乐创作中,对音高关系探索的两条重要途径,并结合先生创作的《同均三宫》、《唐人绝句五首》《送别》三部作品为例,展开详细的音高组织方面的解析。

二、“罗忠镕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展”

罗忠镕先生一生致力于专业音乐创作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工作,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艺术档案资料。为此,本次活动精心策划的“罗忠镕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展”,在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楼一层举办。纪念展由中国音乐学院教务处处长、图书馆馆长付晓东主持。

展览精选出百余件展品,包含手稿、教学笔记、学习笔记、照片、音视频、正式出版物等各类资源,从“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教学工作”“社会活动”“成果与荣誉”五个角度,展现罗忠镕先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的艺术人生。

三、学术研讨会(一)——特邀专家主旨发言

罗忠镕先生是一位学者型作曲家,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全方位的。会议专门邀请了来自全国音乐院校的理论家、罗忠镕先生的研究专家,分别就先生在音乐创作、理论研究、作曲教学、艺术思想、史料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展开主旨发言。本场发言于11月30日下午14时在西藏大厦多功能厅举行,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高缨教授担任主持。

首先,高缨教授现场宣读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发来的致辞,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缅怀罗忠镕先生的成就,更是为了传承他的音乐精神,探讨他的艺术思想对当代音乐发展的深远意义。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彭志敏教授也专门为此次活动赋诗一首,深情表达对罗忠镕先生的敬仰之情:“高山仰止三台翁,楷模型范四维镕。遥知佳地山其外,终竟学府水之东。事毕卸甲一心净,功成辞虚全身松。拓新创作无时已,中外信服唯一人。”

随后,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教授以《明体达用,知行合一——浅论罗忠镕先生的音乐创作思想与艺术风格》为题,通过展示与罗忠镕先生的邮件往来,讲述先生为人、为学的高贵品格。他表示,罗先生的音乐语言和创作思维,始终坚守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国艺术精神,研究先生的音乐创作与艺术思想,对未来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向意义。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高佳佳教授以《一部值得珍视的作曲教材——二十年后重温罗忠镕<作曲初步练习>》为题,指出罗忠镕先生的教学理念为中国音乐理论、实践以及作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发言中,高佳佳教授结合罗先生在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执教期间的教学实例,介绍并分享她对《作曲初步练习》这本著作中的教学理念、核心内容所引发的思考。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李淑琴教授,以《罗忠镕音乐作品的史料校订与历史评估》为题,探讨罗忠镕先生在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创作上的历史地位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李淑琴教授在发言中,分享了对罗先生作品分阶段进行的史料校订和补充,并将先生的作品置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语境下,评估其在中国专业音乐作曲家中的历史地位。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钱仁平教授,以《神交以放言,解惑如箴言——再读<罗忠镕书信集(与郑英烈)>有感》为题,围绕其主编的《中国新音乐年鉴》中刊发出的郑英烈先生整理的《罗忠镕书信集》,讲述两位作曲家与理论家之间的书信往来,分享他们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理念、教学等方面的思考和启示。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吴春福教授是罗忠镕先生的学生,他以《罗忠镕对序列技术和音级集合理论的创新运用与发展》为题,总结提炼出先生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建树,阐述其独创的“五声性十二音集合”的创作理论和方法,说明罗先生在完善和发展相关技法的同时,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与创新。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赵冬梅教授,以《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罗忠镕音乐创作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为题,指出研究罗忠镕先生及其作品,除了要学习罗先生的理论建树及作曲技术,更要探求其超越技术的艺术品格和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她结合对罗先生作品《暗香》中“一个音”的考证,说明先生在创作中追求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及技术要为音乐服务的真谛。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刘涓涓教授也是罗忠镕先生的学生,她以《止于至善 微以致远——罗忠镕先生的作曲教学观念、特色与影响》为题,通过展示与罗先生学习时批改的作业实例、本科作曲教学进阶内容等珍贵资料,全方位地展现出先生丰富系统的教学内容,以及治学严谨、育人热忱的品格。

四、学术研讨会(二)

本次活动筹办之初,大会组委会以“罗忠镕先生的音乐思想和理论研究”“罗忠镕先生音乐作品及作曲技法的研究与分析”“罗忠镕先生对中国当代音乐的影响与贡献”为主要议题,面向全国专家、学者及在校学生征集会议论文。历经组委会严谨细致的评审流程,最终遴选出60篇优秀论文。12月1日上午9时至下午17时,入选论文的作者分别于三个分会场围绕议题展开深入的研讨。

第一分会场

第一分会场上午的研讨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教授主持。

大会特邀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郝维亚教授首先发言。他以《忆罗先生-学者型的老师》为题,深切回顾着罗忠镕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执教期间的往事,讲述先生所传授的现代作曲技术中的新思路,为学生们带来的观念与技术方面的启迪。

随后,与会学者冶鸿德、卞婧婧、魏明、陈闻琪、金元修、陈羽涵、付腾,聚焦于作曲技术分析的角度,围绕罗忠镕先生相关作品中音高组织、织体构建、结构思维、和声张力、主题动机等方面所反映出的创作理念与审美,进行深入的解析。

第一分会场下午的研讨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刘青教授主持。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和声教研室主任刘诚首先发言,他以《泉源典藏 躬行致远——罗忠镕先生在和声教学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为题,系统阐述了罗忠镕先生在中国音乐学院执教期间于和声教学方面所做的实践,追溯其在教学理念、学术源头、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以反映出罗先生对我们今时今日的和声研究与教学方面的借鉴与指引意义。

随后,与会学者向知仪、范家玮、王广智、邹玘琛、马彬、张佳豪、王云龙、黄芃崴,集中于对罗忠镕先生创作中的和声研究,通过五声调式和声发展手法、和声转换理论、和声力学等角度,展开清晰而透彻的阐述。

第二分会场

第二分会场上午的研讨由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康啸教授主持。

与会学者邓连平、陈诺、孙冰洁、黄培雨、王娇杨、朱馨柔、陈思桥、周姝、蔡景倩,分别从罗忠镕先生的教学通信、出版编辑、技法分析及表演诠释等方面,展开丰富且深入的研讨。

第二分会场下午的研讨由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钱仁平教授主持。

与会学者罗众、王昊、叶檬、徐悦栋、周宁波、岳技博、段德方、沈小睿、魏雯昕,聚焦于罗忠镕先生作品对十二音序列的运用及其与五声性音级集合结合的具体方式,讨论氛围十分热烈。

第三分会场

第三分会场上午的研讨由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赵曦教授主持。

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刘文平教授首先发言。他以《罗忠镕<第四弦乐四重奏>中“自君之出矣”的引用及音高处理》为题,基于作品中引用的歌曲为着眼点,探讨罗先生对歌曲的思想内涵、情感内容进行进化与升华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思路与技法特征。

随后,与会学者刘晓静、师郭长润、王丽君、石开元、李峥、张力威、张蒙、黄凰在发言中,围绕罗先生相关作品中的复调思维、赋格段写作特点、交响化表达、表演诠释等多种角度,进行了丰富又全面的探讨交流。

第三分会场下午的研讨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郝维亚教授主持。

大会特邀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教授首先发言。他以《罗忠镕先生的学术贡献略述——从其早年上音学习经历说起》为题,对罗先生音乐创作中对西方作曲技术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借鉴和运用进行梳理,总结先生的学术贡献以及其学术道路对当下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启示。

随后,与会学者康啸、申雪娜、焦佳欣、杨佳昕、李弦歌、李煜鑫、朱思迪、闫廷昊,围绕作曲教学、音色音响观念、配器思维,以及艺术歌曲中的技术与审美等方面,进行详细深入的阐述。

研讨会在热烈交流、深入探讨的氛围下结束。与会专家、学者在思想的碰撞中,对罗忠镕先生作曲技法的深度阐释和创作理念的探索升华相互交融。可以说,本次“纪念罗忠镕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作品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再次掀起了国内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对罗忠镕先生研究的热潮,会议产出的大量学术成果无疑对先生的艺术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更全面的呈现。

中国音乐学院将践行罗忠镕先生的艺术创新精神、严谨治学态度以及人才培养的多元路径与经验,努力培育出更多具备深厚音乐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优秀音乐人才,推动中国音乐事业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供稿:作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