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

作曲系举办作曲家讲坛第78期主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2-04-15


2022年4月13日,作曲系第78期“作曲家讲坛”在教学楼703教室成功举办。本场讲座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姚晨教授,为我系师生开展一场题为“从解决问题到音乐创作”的主题讲座。讲座由作曲系主任高缨教授主持。

讲座围绕两个关键词展开:“解决问题”与“音乐创作”。姚晨教授从作曲家视角出发,结合本人创作的两部作品,双簧管小协奏曲《奥菲欧的恳请》(2017)与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古琴而作《劝君更尽一杯酒》(2019),试图展现一位作曲家如何向自己、向灵感和音乐材料不断提出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路径中,一步步深入音乐创作的地形图,建立创作者的审美方向和落脚点。

姚晨教授首先解释道,“解决问题”是兼具操作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智性活动。 “音乐创作”是创作一部新音乐作品的行为和过程。作曲家、演奏家、听众可以从“解决问题”这一路径,进入到“音乐创作”的方方面面。接下来,他通过乐谱与音响、问答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为师生细致解析了两首作品的创作路径。

在谈到《奥菲欧的恳请》的创作过程,姚晨教授就古希腊悲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与音乐创作结合的相关问题不断设问,他提出:“我该如何把我对这声音的理解和它所带给我的文化想象转化成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有层次感的音乐表达呢?”姚晨认为,双簧管这件乐器具有悲凉的层次感,希望通过创作来表现一首关于悲哀的抒情诗。在奥菲欧的故事情节中,可以找寻不断递进发展的逻辑,并获得音乐的结构感。具体到音乐创作的细节时,他用下行动机来表现奥菲欧,以歌队来表现仪式、重逢、爱和包容,通过上行线条来表现尤丽狄茜与精神的升华。

谈到《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创作,姚晨教授继续就文学性到音乐性的转化路径,给予创作者的经验分享。他细致解析了如何从诗意中寻求音乐的空间、形态、情绪、形象的具体方法,和如何建立古琴与三件西洋弦乐器的和声、空间与逻辑,以及古曲《阳关三叠》如何运用于音乐创作之中等问题。然而,姚晨认为,虽然通过以上方式建立了音乐材料,而在这首充满传统因素和当代手段的作品中,又应该如何把材料推到新的高度?他提出了对“叠”字的设想。姚晨介绍说,“叠”是一个不断生成的主导性概念,代表着千年历史陈迹的堆叠、时间的堆叠、家国情怀的堆叠或是友情的堆叠,通过“叠”的方式,贯穿在材料发展与织体形态的展开手法中,似层层叠叠的推动力,不断激发声音的生命力。

讲座的最后,姚晨教授总结道,今天的讲座是以“解决问题”为路径来理解和进入“音乐创作”诸多层面,我们也一定可以找到其他的路径来理解和进入音乐。他强调,音乐创作的路径一定是多样的、具有独特性的、是反模式化的、是抗拒刻板印象的、是个人的、是体现创作者主体性的。

姚晨教授的讲座,得到了师生们积极热烈的响应。在问答环节中,学生们就乐器音响的平衡问题、传统乐器的音色表现问题、民歌或戏曲元素在创作中的应用问题,以及姚晨教授作品中的技术问题,踊跃提问甚至意犹未尽。

本场讲座为作曲系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对个性的追求以及对姚晨教授作品的喜爱,在这样的氛围下得到了回应与共鸣。正如高缨教授最后总结中所言,“讲座是为了给同学们搭建学术的平台,让大家了解创作中的疑惑,以轻松的方式提出问题,并不断激发新的思考,这是就我们讲座的重要目的。”

姚晨,青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曲教研室主任。他曾在星海音乐附中和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作曲博士学位。代表作:戏剧空间《琵琶弹戏:西厢记三折》,中西混合室内乐《骏》、《沧浪》、《婵娟》等。

文:卞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