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

作曲系举办作曲家讲坛第90期主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3-10-13

2023年10月12日上午,作曲系在教学楼603教室举办了“作曲家讲坛”第90期讲座,邀请到东京艺术大学作曲博士、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元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民族乐器传统演奏法的新音响创作实践》的主题讲座。本场讲座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高缨教授主持。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极具表现力的民族器乐更是不思度量的文化瑰宝。而在新时代中国民族乐器的创作中,我们应该如何立足于自身文化语境,发掘对话国际性现代语汇的声音,实现从传统音乐中提炼当代艺术思维结构的音响?郭元教授通过讲座为师生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郭元教授首先从四个创作维度的视角来阐释对传统音乐文化多方位、多角度的吸收、借鉴与利用:特殊的音响、音乐构造、音乐的走向与蕴含其中的美学思想。他强调,民族器乐本身最朴素自然的声音就是最好的发音,以国际视野来看,我们的创作应关注挖掘和寻找民族器乐的特殊声音,从当代的音响中寻找“中国性”。

接着,郭元教授以一首于2008年为G调大笛与颤音琴而作的《管涌》来阐释这一观念。他利用竹笛的循环换气、混震音、包吹和音色颤音等常规演奏技法,制造出涌动在管中的声音,使之与颤音琴的颤音融合在一起,二者模仿、交替、融合,彼此成为“trill”(颤音)这一形态的桥梁。在这里引出了如何将这两种东西方乐器音色结合,使其达到理想共鸣的思考。一方面,找到不同乐器的共通点,从局部到整体,都建立起一种音色上可能性的尝试;另一方面,这首作品的谱面采用非量化的记谱,这就给予两件乐器音乐姿态的生长以充分的发挥空间。郭元教授还在此鼓励创作者多尝试手写谱,并讲述自己手写谱时感性上的变化对创作的作用,如手写颤音线条时内心也一同建立起了共振,描出渐强的力度箭头时内心力量也在加强等心境,生动地使人以主观的感性体会产生了对理性技术的理解。

在介绍“渗”系列作品的创作理念时,郭元教授通过介绍《渗II》为13弦筝和钢琴两种乐器上设计的三种音色与音响的渗透,鼓励创作者从编制中寻找音色与音响的切入点,除了挖掘不同乐器共通点,还要找到共通之处以外独立的个性,使组合更有趣,声音更精彩。在创作时对民族乐器进行一些切实的研究,去寻找这件乐器本身最好的一种发音状态尤为必要。又如获得了香港中乐团2017“中乐无疆界国际作曲大赛”最佳配器奖的大型民族管弦乐《蝴蝶扇动翅膀II》,郭元教授通过介绍这部作品,分享了支声思维下线条与音色的运用,即如何使用支声思维主导的线条与民族乐器的音色、演奏特点相辅相成,线条被赋予音色的变化,音色以线条为载体。此外,在音响的立体思维角度上,最初的室内乐版本中“扇动”这一形态是由低音震颤的扬琴来表现的,把十六分音符颤动音型这种简单易理解的节奏进行解构之后再予以重构,使之成为具有当代创造性的音乐语言;而管弦乐和室内乐拥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扬琴这种颤动的音响通过乐队为载体予以夸张,并无限伸展。

最后,与作曲家互动的环节中,同学们对这三首富有音色想象力的作品充满兴趣,提出了多角度的问题。例如“从标题呈现即喷涌而出的音乐姿态与作品中实际展现出的音响音色特征,二者在创作上先有哪个”“从民族室内乐到管弦乐,在配器音响设计上的变化”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郭元教授一一进行解答,并鼓励广大创作者注重创作前期的“案头工作”,如对和声、音高的精细提炼,对民族乐器表现力的深入研究,对声部角色的安排等等。当准备、思考和规划工作做得足够充分,会更有探索的空间,也会和意想不到的声音不期而遇。

本场讲座是中国音乐学院第十二届艺术实践周作曲系系列活动之一,郭元教授贯彻于自身对中国文化创作中的两个“国际性”——以国际性的音乐语言去表现中国文化特有的美、寻找含有中国文化的国际性音乐语言技术——也正成为了追求具有识别度的“中国性”音乐创作的国音学者探索之路上的一盏明灯。

(文:王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