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

作曲系举办作曲家讲坛第73期主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1-11-10

2021年10月27日下午,我校作曲系第73期“作曲家讲坛”邀请到了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郭文景教授,在教学楼703教室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大地与天空——郭文景谈自己的创作”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作曲系主任高缨教授主持。

郭文景的作品具有厚重、宏大、悲壮和有历史感的特点,他的歌剧、舞剧、个人专场音乐会等,曾在爱丁堡音乐节、巴黎秋季艺术节、荷兰艺术节、美国斯波勒托艺术节、林肯中心艺术节、多伦多艺术节、都灵九月音乐节等地上演。《纽约时报》称其为“唯一一位未曾在国外长期居住而有国际声望的中国作曲家”、法国《世界报》称其作品具有“无比优美的音乐与戏剧性的力量”等等。

此次讲座,郭文景教授从他的音乐创作理念和作品出发,剖析了自己的音乐创作理路和追求。首先,他谈到多年来能够代表自己创作的两个主题——“山”与“藏”,其中“山”代表着对人、大地、民族、历史的表达;“藏”则代表着对神(真理)、精神、永恒的追求,并逐一介绍了作品《巴》《社火》《戏》《炫》《竹枝词》。他认为,在改革开放之后,作曲家在运用新声音、新技术时要根植于传统文化,在扎实的作曲功底基础上要学会对民间音乐有精细的研究与提炼。就这一观点,他举例作品《社火》进行了说明,该作将当代音乐创作技术与民间音乐元素相结合,借助纵横堆积的小二度音程追求粗粝的民间音乐效果,通过改变乐器的声音获得新的音色,在美学上更靠近民间音乐的内容与表达。另外,郭文景认为作曲家应该在表达民族精神方面有更深入的追求,例如他所创作的《川崖悬葬》《蜀道难》就是将民俗化为精神图腾的成功作品。其中,《蜀道难》通过多重现代音乐的创作技术,不仅表现出诗人追求自由的渴望、忧国忧民的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民族丰富且深刻的思想内涵。

接着,郭文景教授介绍了他的作品《天地的回声》和《远游》,这两部力作是具有超越民俗融合异国情调的作品,主要表现出对人类精神家园、精神殿堂及音乐中精神最高峰的追求。其中《天地的回声》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唱词包含佛教的六字真言、古代列子的语录以及当代诗歌等不同时代的文本,在音乐方面融入了佛教的诵经吟唱、西藏的“朗玛”、藏戏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圣咏。作品《远游》则使用著名诗人西川所整理的海子诗稿《远游》的文本内容写成,音乐在富有个性化的配器与凝练的复调语言中,生动并带有升华意义地表现出诗文的精神与灵魂。

最后,郭文景教授就师生们提出的其室内乐创作风格的变化、音乐如何创新、复调技术中音乐材料的运用特点、创作是否受到时代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他认为,音乐创作要文化自信,当规则和灵感产生冲突时不要被预设困住,越大型的作品材料越要凝练。本次讲座不但加强了两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并且增进了同学们对多元文化和多样音乐创作技术融合的学习。

文:石芳,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