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

作曲系举办“节奏 锣鼓 打击乐”系列讲座第三期

   发布日期:2023-05-25


2023年5月5日,作曲系“节奏锣鼓打击乐”系列讲座第三期在教学楼412排练厅成功举办。本场讲座由北京京剧院优秀司鼓马帅携其团队成员,为我系师生开讲《京剧锣鼓的作用与运用规律》。讲座由作曲系主任高缨教授与国乐系打击乐专家王以东教授主持。

马帅老师首先从京剧锣鼓的发展历史谈起,强调锣鼓是京剧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掌控着剧情发展的节奏,是戏曲音乐的灵魂。随后他介绍了京剧锣鼓中常规四件打击乐器,板鼓、大锣、小锣与铙钹。随后,马帅老师分别从“唱、念、做、打”四个方面解析京剧锣鼓的运用。在“唱”这一部分中,演奏家们为同学们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开场锣鼓点,如慢长槌、西皮原板、长槌、闪槌等。马帅老师提出锣鼓乐与胡琴及演员的开场衔接需要配合默契,鼓点要根据场地及演员的表演状态合理变化。随后,演奏家们分别展示了锣鼓在“念”中的运用,锣鼓既能穿插在念白之间,起到标点作用;又能在唱念之间,表现人物特点;还能根据演员的情绪,运用程式性的鼓点,推动渲染音乐气氛。在“做”这一部分中,马帅老师建议同学们观摩学习著名京剧大师马连良的经典剧目,在其中能看到马先生与锣鼓乐的默契配合。随后,演奏家们及武生演员为大家生动地展示了锣鼓在武戏中“打”的运用。在舞台中,锣鼓随着演员的身段、动作而变化,表达戏曲中的特定场景,推进故事的情节发展。

马帅老师认为,运用京剧锣鼓中轻、重、快、慢巧妙配合戏曲场景及人物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基于鼓点来进行加花,“死点活用”来辅助演员表演,才能将锣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马帅老师还提到,在现代的京剧音乐创作中,作曲家可以大胆设计,不必拘泥于传统,将乐器与场景紧密结合,发展出具有可听性、可行性的锣鼓音乐。在讲座最后,马帅老师携团队为师生演奏了一套锣鼓,精彩的表演将讲座气氛推至高潮。

演奏结束后高缨教授说到,京剧锣鼓的灵活即兴,正是戏曲音乐及中国音乐的魅力所在,京剧及京剧锣鼓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学习,基于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